李雅菁
2007-11-12, 01:16 PM
臺北縣教師會新聞稿
發稿日期:民國96年11月12日星期一
會址:臺北縣板橋市漢生東路215號(海山高中內)
電話:(02)2959-1170 傳真:(02)2962-9858
電子信箱:tpctc@ms75.hinet.net
新聞聯絡人:理事長邱漢強0922998554/(02)29591170分機11
副理事長李榮富0933208861/(02)29591170分機12
總幹事蔡麗淑0920059857/(02)29591170分機13
馬英九與臺北縣基層教師座談 願許國家教育一個未來
今日(12日)臺北縣教師會上午九點假中山國中舉辦教育政策系列研討會,第一場邀請馬英九先生擔任講師談「國家未來教育之擘畫」,並與基層學校教師會理事長進行一場面對面的教育座談,臺北縣教師會也將於近期內另邀謝長廷先生與基層學校教師會理事長座談。
臺北縣教師會對於兩位國家的棟樑及未來的領導者,願意直接傾聽來自於北縣基層教育現場的真實聲音感到欣慰。
83年「410教改」運動以降,臺灣教育面臨了一場前所未有快速且變化劇烈的教育改革,但教育改革是否提昇了臺灣下一代的競爭力?我們肯定臺灣教育改革的方向,也肯定臺灣對教育改革的決心與用心,但不容否認,十多年來卻也造成了許許多多的問題。臺灣的未來在教育,透過與國家未來的領導人可能人選面對面溝通,我們要知道的是臺灣的教育要往哪裡走?
馬英九面對基層老師首先提出他對教育政策的具體主張:一、五歲免費入學,促進幼托整合。幼兒園師資應適用「教師法」之規範與保障,吸收優秀人才,降低其流動性,以確保幼教品質。由政府提供五歲兒童免費的學前教育;並將實質補助私立幼教機構,讓就讀私立幼教機構的五歲學童也可享受免費教育。二、國小小班教學,照顧個別需求。應加速落實小班教學的政策,由每班35人逐步調降為25人,針對個別學童的差異,老師能充分照顧每位學童需求。三、加強親師互動,營造優質環境。四、檢討升學管道,學生適性發展。教改運動力推多元入學制度,但學生及家長的壓力不減反增。將責成教育部成立「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彙總社會意見,徹底檢討各種升學管道的優缺點,設法適度調整,以減輕學生與家長的負擔。五、推動高職免費,優化技職教育。在國教向上延升的部份將推動高職免費入學的政策,鼓勵「技術性向」分化明顯的國中畢業生,及早接受品質優良的高職教育。對於學業成績優異者,另將提供獎學金與生活費。六、補助績優大學,追求高教卓越。「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及「教學卓越計畫」將繼續推動,並將強化辦學績優學校之補助。加強補助的對象包括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頂尖大學,以及辦學績效良好、並具有發展特色的各類型學校。對於辦學成效不佳的大學校院,則輔導轉型或退場。七、擴招境外學生,促進國際交流。主張加強國際學術交流,並擴大招收境外學生來台就讀,以豐富台灣學術內涵及開拓我們學生的視野。此外,也將藉由擴大兩岸學術及教育交流,為將來推動大陸學歷採認政策奠基。八、建立品管機制,提升學科素養。大學數量迅速擴增後,大學錄取率已攀升至九成六,因入學門檻偏低,引起社會對教育品質低落的批評。國民中學及高中職學生的學科能力必須建置品管機制,對學科能力未達標準的學生,實施課後或寒暑假補救教學,使他們具備現代國民應具備的學科素養,也有利於未來的繼續升學與發展,同時,對大學品質的提升也有直接的助益。九、平衡教育落差,實踐公平正義。十、教師福利待遇,公私逐步齊一。十一、加強公民教育,推廣志工運動。十二、重視文化傳承,建立主體意識。
第二階段開放現場老師與馬先生面對面交流,臺北縣教師會理監事分別提出四大面向問題詢問馬先生:一、請問馬先生對教師組織定位的看法為何?是否支持教師可以組織工會?二、請問馬先生是否支持教師會應有會務假?理事長及會務幹部應可減授部分節數?三、請問馬先生在少子化的趨勢中,如何規劃及強化在教育方面的因應?四、近年來教師的尊嚴不斷受到漠視,也影響到教師的士氣,請問馬先生未來如何提昇教師之尊嚴及士氣?
在教師組工會及會務假的議題上,馬先生具體提出他支持教師、公務員組工會,但是教師組工會是在不影響學生受教權的前提下,即教師的罷教權應受到限制。至於會務假的部份,一旦教師可以組工會後,理所當然便可以合法的擁有會務假。
在因應未來少子化及提昇教師士氣方面,馬先生提出未來將會降低班級人數到25人,目前只是提出大原則,之後會再訂定出具體目標。未來要透過整體大環境的改善,透過振興經濟,國家整體稅收增加,一旦達到整體大環境的改善,自然便可逐步達成目標。而在提昇教師士氣方面,馬先生表示多年來一直有師鐸獎的表揚,他認為應該持續給與資深優良教師獎勵,另在台北市市長任內他也推動教育家入嗣孔廟的作法。此外在教師兼任行政工作的問題,會朝向行政專職化,讓老師回歸教學,高中及國中小及公私立的人事編制也要應趨於一致。
教育改革的方向沒錯,但落回教學現場卻產生了許多問題,唯有傾聽基層教師的聲音,才能讓臺灣的教育走到一個對的方向以及對的實踐道路。臺北縣教師會對於馬英九先生願意直接面對基層老師、傾聽基層老師聲音感到欣喜,臺灣的未來看教育,也期待不管未來國家的領導人是誰,都應回歸教育現場看待教育。
發稿日期:民國96年11月12日星期一
會址:臺北縣板橋市漢生東路215號(海山高中內)
電話:(02)2959-1170 傳真:(02)2962-9858
電子信箱:tpctc@ms75.hinet.net
新聞聯絡人:理事長邱漢強0922998554/(02)29591170分機11
副理事長李榮富0933208861/(02)29591170分機12
總幹事蔡麗淑0920059857/(02)29591170分機13
馬英九與臺北縣基層教師座談 願許國家教育一個未來
今日(12日)臺北縣教師會上午九點假中山國中舉辦教育政策系列研討會,第一場邀請馬英九先生擔任講師談「國家未來教育之擘畫」,並與基層學校教師會理事長進行一場面對面的教育座談,臺北縣教師會也將於近期內另邀謝長廷先生與基層學校教師會理事長座談。
臺北縣教師會對於兩位國家的棟樑及未來的領導者,願意直接傾聽來自於北縣基層教育現場的真實聲音感到欣慰。
83年「410教改」運動以降,臺灣教育面臨了一場前所未有快速且變化劇烈的教育改革,但教育改革是否提昇了臺灣下一代的競爭力?我們肯定臺灣教育改革的方向,也肯定臺灣對教育改革的決心與用心,但不容否認,十多年來卻也造成了許許多多的問題。臺灣的未來在教育,透過與國家未來的領導人可能人選面對面溝通,我們要知道的是臺灣的教育要往哪裡走?
馬英九面對基層老師首先提出他對教育政策的具體主張:一、五歲免費入學,促進幼托整合。幼兒園師資應適用「教師法」之規範與保障,吸收優秀人才,降低其流動性,以確保幼教品質。由政府提供五歲兒童免費的學前教育;並將實質補助私立幼教機構,讓就讀私立幼教機構的五歲學童也可享受免費教育。二、國小小班教學,照顧個別需求。應加速落實小班教學的政策,由每班35人逐步調降為25人,針對個別學童的差異,老師能充分照顧每位學童需求。三、加強親師互動,營造優質環境。四、檢討升學管道,學生適性發展。教改運動力推多元入學制度,但學生及家長的壓力不減反增。將責成教育部成立「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彙總社會意見,徹底檢討各種升學管道的優缺點,設法適度調整,以減輕學生與家長的負擔。五、推動高職免費,優化技職教育。在國教向上延升的部份將推動高職免費入學的政策,鼓勵「技術性向」分化明顯的國中畢業生,及早接受品質優良的高職教育。對於學業成績優異者,另將提供獎學金與生活費。六、補助績優大學,追求高教卓越。「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及「教學卓越計畫」將繼續推動,並將強化辦學績優學校之補助。加強補助的對象包括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頂尖大學,以及辦學績效良好、並具有發展特色的各類型學校。對於辦學成效不佳的大學校院,則輔導轉型或退場。七、擴招境外學生,促進國際交流。主張加強國際學術交流,並擴大招收境外學生來台就讀,以豐富台灣學術內涵及開拓我們學生的視野。此外,也將藉由擴大兩岸學術及教育交流,為將來推動大陸學歷採認政策奠基。八、建立品管機制,提升學科素養。大學數量迅速擴增後,大學錄取率已攀升至九成六,因入學門檻偏低,引起社會對教育品質低落的批評。國民中學及高中職學生的學科能力必須建置品管機制,對學科能力未達標準的學生,實施課後或寒暑假補救教學,使他們具備現代國民應具備的學科素養,也有利於未來的繼續升學與發展,同時,對大學品質的提升也有直接的助益。九、平衡教育落差,實踐公平正義。十、教師福利待遇,公私逐步齊一。十一、加強公民教育,推廣志工運動。十二、重視文化傳承,建立主體意識。
第二階段開放現場老師與馬先生面對面交流,臺北縣教師會理監事分別提出四大面向問題詢問馬先生:一、請問馬先生對教師組織定位的看法為何?是否支持教師可以組織工會?二、請問馬先生是否支持教師會應有會務假?理事長及會務幹部應可減授部分節數?三、請問馬先生在少子化的趨勢中,如何規劃及強化在教育方面的因應?四、近年來教師的尊嚴不斷受到漠視,也影響到教師的士氣,請問馬先生未來如何提昇教師之尊嚴及士氣?
在教師組工會及會務假的議題上,馬先生具體提出他支持教師、公務員組工會,但是教師組工會是在不影響學生受教權的前提下,即教師的罷教權應受到限制。至於會務假的部份,一旦教師可以組工會後,理所當然便可以合法的擁有會務假。
在因應未來少子化及提昇教師士氣方面,馬先生提出未來將會降低班級人數到25人,目前只是提出大原則,之後會再訂定出具體目標。未來要透過整體大環境的改善,透過振興經濟,國家整體稅收增加,一旦達到整體大環境的改善,自然便可逐步達成目標。而在提昇教師士氣方面,馬先生表示多年來一直有師鐸獎的表揚,他認為應該持續給與資深優良教師獎勵,另在台北市市長任內他也推動教育家入嗣孔廟的作法。此外在教師兼任行政工作的問題,會朝向行政專職化,讓老師回歸教學,高中及國中小及公私立的人事編制也要應趨於一致。
教育改革的方向沒錯,但落回教學現場卻產生了許多問題,唯有傾聽基層教師的聲音,才能讓臺灣的教育走到一個對的方向以及對的實踐道路。臺北縣教師會對於馬英九先生願意直接面對基層老師、傾聽基層老師聲音感到欣喜,臺灣的未來看教育,也期待不管未來國家的領導人是誰,都應回歸教育現場看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