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9月16日中國時報《「教育達人」專題》
親師攜手 幫助新生適應
【記者黃天如】
上
小學或上國中對
孩子而言,是人生一個全新的階段與開始。
針對小一新生常見的適應問題,鳳鳴國小詹麗安老師說,小一課程主軸是開始學習拼音及寫字,在拼音方面,倘若
小朋友的門牙蛀掉沒補,就很難學會正確的發音;此外,有些
孩子手腕骨骼肌肉發育較慢,寫字力求工整雖好,也不能揠苗助長。
每天給一點零用金 學用錢
很多家長都會問老師:到底該不該讓孩子帶錢到
學校?
詹麗安說,用錢也是需要學習的,家長應該給孩子學習的
機會。何況
幼兒園都有吃點心的習慣,因此,小一生常常早上10時、下午3時就會覺得餓,建議家長不妨
每天給孩子一點零用錢,即使10元、20元也好,回家再跟
父母分享錢是怎麼用的。
詹老師說,其實
小朋友是很
聰明的,仔細觀察,有些小朋友可能對
媽媽態度不好,但對
爸爸卻不敢,結果問題就出在
媽媽太溺愛他了。
上了
小學,
學校會開始對孩子的常規、品格有一定要求,例如為了讓孩子專心上課,老師多半會要求不能帶
玩具到學校,也會要求按時繳交
家庭作業、攜帶美勞用具或配合服裝儀容事項,家長應該立場堅定、態度
溫和地要求小朋友遵守學校規定,孩子才能學習長大。
立場堅定態度
溫和 教守規
再來談談家長心中的「大孩子」─國一新生。中和國中張慧芬老師說,就因為大家都覺得升國中就該長大了,任何事都該自立自強,卻忘了面對陌生的環境,即使是大人也會有惶恐與膽怯。
張慧芬舉例說,開學才第4天,他班上有個
學生在掃除時跌了一跤,當下疼痛難當,但他不好意思求助老師,
擔心被笑小題大作;一直忍到快放學,他才在同學陪伴下來找導師,當時整隻手都腫了起來,送醫發現骨頭有裂痕。
國一新生環境陌生 應求助
類似情況在國一新生身上屢見不鮮,只因爸媽對他不再像小學時般亦步亦趨地呵護,加上每個人都說:碰到問題要自己想辦法解決!以致於他們碰到難題根本不敢說,也不知道到底該向誰求助。
課業方面,張慧芬老師說,很多家長在孩子升國一前的
暑假就迫不及待地把他們送去補習,孰不知這樣做會導致孩子面臨補習班與學校教學進度的混淆,或認為「這些都學過了」,因而在學習上動輒掉以輕心。
開學後的補習熱潮更加白熱化,許多國一孩子一放學就要趕赴補習班,下課回到家已是深夜9點、10點了。張慧芬說,將心比心,這樣孩子實在太累,更何況一整天都在上課,他們拿什麼時間來思考、
消化?這種情況下勉強吸收的知識也只是「填鴨」罷了。
急著補習身心交瘁 反糟糕
張慧芬說,她不建議孩子補習,尤其不建議國一的孩子補習,因為這個階段他們同時要適應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身心都已不勝負荷。如果家長還是覺得不補不安心,那麼也請選擇周末班,平常日的晚上給孩子一點喘息的空間。
想想國一的孩子也不過12、13歲,請家長捫心自問,你多久沒關心孩子的
情緒與生活?你是不是每天看到孩子劈頭就問:「你今天考幾分?」。張慧芬語重心長地說,如果家長迎接孩子回家的第一句話能改問:「你今天快不快樂?」一定能對孩子的學習與
成長,產生更正面的助力。(本專題由北縣教師會與本報合作,每逢周六刊出